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占地面积大、涉及范围广、生态类型多,如何进行监管是建立生态保护红线长效管理...
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高效的融资机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标的关键。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并强化政策协同,是促进气候投融资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无废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领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
环境无价亦有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损害救济层面使得无价的“绿水青山”转化为有价的“金山银山”,已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有效破解退役动力锂电池循环回收利用难题,对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防控环境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1月30日下午,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以线上形式召开期刊质量约谈会,就《环境教育》杂志在生态环境部部属期刊审读报告中被发现存在编校质量问题进行集体约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部署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作为支撑、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业务领域,是推进...
“五基”体系是指集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巡护监测车和地面观测设备五种手段为一体的生态遥感协同监测体系。
北京时间11月14日,“讲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故事暨南南城市气候合作发展”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表明了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同时也对中...